当前位置:首页>中医养生

三叉神经痛怎么办?论中医辨证治疗! 杭州御和堂

  听到天下第一痛很多人会联想到分娩之痛,或者疼起来要人命的牙痛,其实这些疼痛都不是最痛的。有一种疼痛甚至就连肿瘤末期的癌痛比起它来都可能稍逊一筹。 这种疼痛,就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的三叉神经痛。那么,什么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什么是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三叉神经包括三支,分别是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这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中医解读三叉神经痛

  早在明代《证治准绳》中就有记载:面痛属火,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类也暴痛多实,久痛多虚颊车发际皆痛不开口,言语饮食皆妨,在额与颊上常如糊,手触之则痛;此足阳明经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故有此证。面部为一身阳经之会,足三阳经筋结合于颃(面颧部),手三阳经筋会于角(头角部)。疼痛位于眼部或眶上,多为足太阳经病变;疼痛位于鼻部、牙根、面颊、上下颌处,多为手足阳明经及手太阳经病变。

  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袭于面部经络,寒性收引,凝滞经脉,气血痹阻,遂致面痛;或因风热毒邪,浸淫面部,影响经脉气血运行而发面痛。精神因素亦可诱发此病。七情过极,郁久化火,致肝火上炎至面部经络;或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引动内风,上窜面部作痛。素体脾虚,或素嗜食肥甘厚味而致脾虚,或年老正气亏虚,气虚则运血无力,日久致血液瘀滞于阳经所行面部发为面痛。金伯华教授认为,风、火、寒邪是外因,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是其发病的内因,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面痛。

  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由于风、火、虚、瘀四端,平素机体虚弱,肝血亏虚,肝阳化风,久病瘀血阻络瘀久化火,复因风寒邪气外袭,外风招引内风,风火瘀搏结,局部气血不通而作痛。发病日久着病情缠绵难愈。

  中医辩证施治,分为风寒偏盛行,风热偏盛行,淤血阻络型。

  风寒偏盛行:面颊疼痛,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或恶风寒,或局部怕风吹,遇风吹则发作或痛甚口不渴,苔自薄质润,脉或浮或弦或紧。

  风热偏盛行:面颊疼痛,时作时止,口干思冷,在疼痛的同侧可有皮肤潮红,睑结膜充血,或痛如刀割火灼者,舌质红或深红,或有黄苔,脉洪数,或有力。

  淤血阻络:面颊疼痛,时发时止,食少身困,或身有低热,舌略红,苔黄腻,脉缓。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缓解疼痛。治疗以泻火、通经、活络、止痛为基本原则,通则不痛。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且手足阳明经均上行头面,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多选此二经之腧穴。取穴以近部选穴为主,配合远部选穴或辨证选。

       温馨提示:若有什么不懂的请点击在线咨询,了解更多!我院因外地慕名来访患者众多告诫患者切勿相信一切假冒医托所执言辞!请您网上预约或直接来院按正规程序就诊即可!    

与杭州御和堂医师直接电话0571-86612967

预约挂号

积极响应“网上预约挂号”政策

温馨提示:预约成功患者,系统会将预约号医院地址发送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同时,可享受免排队。